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繁育和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繁育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钱柳的繁育与栽培及其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yclocarya paliu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5T 8—2023青钱柳繁育和栽培技术规范》是福建省泉州市发布的关于青钱柳繁育与栽培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质资源管理
该标准要求采集青钱柳种子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种子采集时间以每年10月至11月为宜。采集后的种子需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并且要经过净度不低于90%、发芽率不低于75%的检测才能用于播种。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苗质量,提高成活率。
二、育苗技术
在育苗过程中,采用营养袋育苗法更为推荐。具体操作上,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混合物,pH值控制在5.5至6.5之间。播种深度一般为1-1.5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出苗后要及时除去弱苗、病苗,保持每穴留壮苗1株。此部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育苗方法对于培育优质苗木的重要性。
三、栽培环境条件
青钱柳适宜种植于海拔300米至1200米之间的山地或丘陵地带,要求年平均气温15℃至2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厚度不少于50厘米,且排水良好。这些条件能够满足青钱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避免因环境不适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四、田间管理措施
包括适时修剪整形、合理施肥灌溉等内容。修剪整形主要是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枝叶均匀分布;施肥则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氮磷钾比例建议为2:1:1,每年追肥两次即可。灌溉方面,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雨季则要注意排除多余水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DB3505T 8—2023》从种质资源到最终收获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从业者更好地掌握青钱柳繁育与栽培技巧,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