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的基本要求、查验内容、查验程序及不合格产品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入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查验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try Inspection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olesale 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3039-202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食用农产品的入场查验流程和技术要求,确保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还是专业性批发市场,只要涉及食用农产品交易,都应遵循此标准。
查验内容与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地证明:要求提供产地证明文件,证明产品的来源地。
2. 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对于需要经过官方检验检疫的产品,需出示相应的合格证明。
3. 包装标识:检查包装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4. 感官质量:通过视觉、嗅觉等方式对农产品外观、气味等进行初步判断。
检查方法
标准还规定了具体的检查方法,例如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或者送至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此外,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和管理查验过程及结果,以提高效率并便于追溯。
不合格品处理
当发现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时,市场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存放、通知供应商整改或退货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要建立不合格品档案,定期汇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培训与监督
为了保证查验工作的有效实施,市场开办者应对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使其熟悉各项查验标准和操作规程。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市场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标准得到严格执行。
以上是对DB12/T 3039-2023《农产品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查验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该标准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规范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