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嵩县皂角刺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嵩县区域内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皂角刺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ng County Soapthorn Spin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3T 162-2023《地理标志农产品 嵛县皂角刺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规范嵩县地区皂角刺种植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嵩县皂角刺的种植地应位于嵩县境内,海拔在500米至15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壤或棕壤,pH值在6.5到7.5范围内。这种环境条件能够保证皂角刺的品质特性。例如,适宜的海拔高度有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而特定的土壤酸碱度则有利于皂角刺树体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建议每亩栽植密度为110株左右,并且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作为种苗。同时,还提出了科学施肥方案:每年春季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秋季追加氮磷钾复合肥,以促进树势增强及果实产量提升。
病虫害防治
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败叶减少越冬基数;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定期监测虫情预报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防控手段等。这些方法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当刺果完全成熟时采摘最为理想。对于加工过程,则要求去除杂质后立即摊晾干燥处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卫生安全标准。此外,在包装贮存环节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采用防潮透气材料密封保存,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以上便是DB4103T 162-2023《地理标志农产品 嵌县皂角刺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更好地维护嵩县皂角刺的独特品质特征,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