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运行管理、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ite Fermentation Bed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8T 65-2018《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畜禽粪污的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污。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即湖北省内的规模化养殖场。
二、术语和定义
1. 异位发酵床:指在远离养殖舍的地方设置发酵床,将收集的畜禽粪污与辅料混合后进行好氧发酵的一种处理方式。
2. 发酵周期:指从开始投料到停止投料并完成发酵过程的时间段。
三、技术要求
1. 辅料选择:应选用稻壳、秸秆等具有较好吸水性和透气性的物质作为辅料。这有助于保持发酵环境的湿度和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
2. 投料比例:畜禽粪污与辅料的比例一般为1:3至1:5,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的投料比例能够保证发酵效果,避免因比例不当导致的问题。
3. 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并持续7天以上。高温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确保处理后的产物安全卫生。
4. 水分管理:发酵床内的水分含量应维持在45%-65%之间。过高的水分会导致厌氧发酵,影响处理效果;而过低则会影响微生物活性。
四、运行管理
1. 定期翻堆:每7天至少翻堆一次,以保证发酵均匀性和通风透气性。翻堆操作对于维持发酵床的良好状态至关重要。
2. 病害防控:定期检查发酵床是否有异味、发霉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良好的病害防控措施能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五、环境保护
1. 废气排放: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必要时可安装除臭装置来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
2. 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妥善处置或利用,不得随意丢弃造成二次污染。
六、检测指标及方法
1.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量发酵床表面下10cm处的pH值,结果应接近中性(pH6.5~7.5)。
2. 蛋白酶活性检测:通过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性,单位为mg/g·h,最低要求为≥200mg/g·h。
3. 总氮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结果需大于等于2.5%。
七、验收标准
当所有检测指标均达到上述要求时,则视为合格,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某一项指标未达标,则需要重新调整直至满足条件为止。
八、注意事项
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发酵过程的影响,适时调整管理策略;
2. 对于不同种类的畜禽粪污可能需要适当修改部分参数设定;
3. 遇到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等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以上是对DB4208T 65-2018《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