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党参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党参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in Diseases and Pests of Codonopsis pilosu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03—2023 党参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党参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病虫害预测预报
该条款要求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例如,在党参生长初期需重点监测立枯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中期注意白粉病、锈病等叶部病害,后期则要防范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通过科学预测预报,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6.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内容。比如,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大花党参”可显著提高植株抗逆性;适时播种避开高温高湿环境有助于减轻病害发生几率。
7.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强调利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例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幼虫,使用白僵菌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此外,还可喷施芽孢杆菌制剂防治软腐病等细菌性疾病。这些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对生态环境友好,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8.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在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应急处理。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确保用药安全。比如,在党参开花前7-10天使用吡虫啉悬浮剂防治蚜虫;在发病初期喷洒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病。每次用药后应记录详细信息,并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9.1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强调多种防控措施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加强田间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另一方面要注重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虫源。同时还要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管理策略,如遇干旱天气增加灌溉次数,防止因水分不足引发生理病害。
以上内容是对《DB14T 2903—2023 党参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广大种植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以保障党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