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田间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田间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Soybean Fiel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4T 070—2023《大豆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鹤岗市发布的关于大豆种植中机械化操作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播种前准备
- 条文规定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和整平处理,确保土壤松软且无明显的大块土坷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种子发芽环境,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2. 播种作业
- 要求采用机械播种机进行播种,保证行距均匀一致,通常设定为50厘米左右。同时强调播种深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3到5厘米之间,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
3. 田间管理
- 提倡使用先进的喷灌设备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对于杂草控制,建议采用化学除草剂结合人工拔除的方式,在大豆生长初期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养分竞争。
4. 病虫害防治
- 规定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抗药性产生。
5. 收获与储存
- 收获时要求使用联合收割机完成割台作业,尽量降低损失率。收获后的粮食需尽快干燥并妥善存放,避免因潮湿导致霉变等问题发生。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关键点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调整策略,确保达到最佳生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