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豆角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油豆角的绿色生产。
Title: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il Pod Bea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豆角绿色生产技术规程》(DB2304T 069—2023)是由黑龙江省鹤岗市发布的关于油豆角绿色生产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提升油豆角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下从规程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产地环境要求
规程明确规定了油豆角种植地应选择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这意味着种植区域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减少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作物的影响。此外,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直接关系到作物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效率,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指出应当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特点、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并强调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苗率和幼苗健壮的关键步骤之一,包括筛选去除杂质和病粒,以及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等方式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三、栽培管理技术
规程提出了合理密植、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等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在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基肥;定植后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追肥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果实膨大。同时,还特别提到要采取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并注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防控,规程提倡优先使用农业措施如清洁田园、设置防虫网等物理手段,其次是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最后才是必要时适量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这一顺序体现了绿色生产理念下优先考虑生态友好型解决方案的原则。此外,规程还建议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散蔓延。
五、采收与储藏
规程要求采收时间应依据市场需求确定,通常是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手工采摘,尽量保持荚果完整无损。采后的油豆角应及时预冷降温,并按照不同等级分开存放,温度控制在10℃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并维持较好的商品外观。另外,长期储存时还需注意定期检查是否有腐烂变质现象发生,一旦发现问题需立即清理销毁以免影响其他库存产品。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油豆角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地到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贯穿始终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实现油豆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