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水飞蓟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选地整地、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水飞蓟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ilybum Marianum in Daxing'an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75-2023 大兴安岭水飞蓟栽培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大兴安岭地区水飞蓟栽培的技术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该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400米以上,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或平地。土壤以砂壤土为佳,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整地时要深耕细耙,做到田面平整,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30吨左右。
二、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8℃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方式,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每公顷用种量约15公斤。播种后要适当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三、田间管理
苗期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生长期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每次灌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7厘米。追肥一般在开花初期进行,每公顷施尿素150-200公斤。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等,可用代森锰锌、粉锈宁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时要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五、采收
水飞蓟一般在9月中下旬采收,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种子呈褐色时即可收获。采用人工割取全株或机械联合收获籽实的方式。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0%以下,然后入库贮存。
六、档案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栽培档案,包括地块信息、品种来源、播种日期、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情况、收获日期等内容,以便追溯和指导后续生产。
以上是该标准的一些重点内容解读,希望能对从事水飞蓟种植的农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