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苍术的栽培环境、种子种苗要求、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苍术的规范化栽培和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tractylodes lancea in Daxing'an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68-2023 大兴安岭苍术栽培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大兴安岭地区苍术种植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选地整地、种苗选择、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旨在提高苍术的产量和质量。
在选地整地方面,标准要求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pH值应在5.5至7.5之间。土壤要经过深翻晒垡,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确保土壤疏松肥沃。这一要求主要是基于苍术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但不耐涝的特点,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促进苍术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
关于种苗选择,标准规定应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苍术种苗,种苗大小以直径1厘米左右为宜。种苗在栽植前需用多菌灵等药剂浸泡消毒,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种苗带入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在田间管理上,标准强调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要适时浇水。同时还要定期中耕除草,每年至少进行三次中耕,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合理施肥也是关键,除了基肥外,在生长期还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此外,标准还对采收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此时苍术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最高。采收后要及时清洗泥土,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妥善贮藏以防霉变。
这些具体的技术要求为大兴安岭地区的苍术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