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粉质黏土地层暗挖隧道超前支护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在粉质黏土地层中进行暗挖隧道施工时的超前支护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dvanced Support Construction of暗挖Tunnel in Silty Clay Str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30-2023粉质黏土地层暗挖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粉质黏土地层中暗挖隧道超前支护施工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
条文内容: 在粉质黏土地层中,当隧道开挖跨度大于6米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措施。小导管直径宜为38~50mm,长度宜为3~5m,环向间距宜为300~500mm,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在特定条件下必须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的具体要求。规定了小导管的尺寸、间距以及搭接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粉质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得出的,目的是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和安全性。
5.2 超前管棚支护
条文内容: 当隧道穿越复杂地质条件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段时,应设置超前管棚支护。钢管直径宜为75~159mm,长度宜为10~30m,环向间距宜为250~500mm,外插角宜控制在1°~3°之间。
解读: 此条强调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使用超前管棚支护的重要性。通过设定合理的钢管直径、长度、间距及外插角度,可以有效提高围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因地质条件复杂而导致的坍塌事故。
6.3 注浆材料与工艺
条文内容: 注浆材料宜选用水泥浆液或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5~1.0。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5~1.5MPa范围内,单孔注浆量不宜超过设计值的10%。
解读: 注浆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的好坏。本条规定了适宜的水灰比范围,并对注浆压力进行了限制,以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地表隆起或其他不良后果。同时,对单孔注浆量的控制也有助于保证整个加固区域的一致性和平稳过渡。
7.1 施工监测
条文内容: 施工过程中应对隧道周边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解读: 强调了施工监测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持续监控,能够及时掌握施工动态,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以上是对《DB2301/T 130-2023粉质黏土地层暗挖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