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原味酸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控制、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牦牛奶为原料生产的原味酸奶的加工过程。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ak Plain Yogurt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6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牦牛原味酸奶加工技术规程》(DB5133/T 96-2023)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为牦牛原味酸奶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原料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所使用的牦牛奶必须来源于无疫病区域,并且需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合格。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也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重视。此外,对于添加物如稳定剂、增稠剂等,标准规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使用,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酵环节被特别强调。标准要求控制发酵温度在42℃±1℃之间,持续时间为4至6小时。这样的设定既能有效促进乳酸菌生长繁殖,又能防止过度发酵导致口感变差或营养成分损失。同时,还明确了杀菌处理的具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巴氏杀菌法的应用,以确保杀死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而不破坏牛奶中的有益成分。
再者,关于产品包装与储存条件,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包装材料应当采用食品级材质,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隔绝外界污染源。储藏环境则需要保持低温状态(通常为2℃~6℃),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剔除过期或者变质的产品,保障市场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
最后,在质量检测方面,标准设立了多项指标来衡量最终成品是否达标。例如pH值应在4.0~4.5区间内,脂肪含量不低于3.0%,蛋白质含量不得少于2.8%等。这些具体数值反映了行业内的先进水平,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综上所述,《牦牛原味酸奶加工技术规程》(DB5133/T 96-2023)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措施,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