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孜水淘糌粑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本文件适用于以青稞为主要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甘孜水淘糌粑的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Ganzi Water-polished Zanb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48-2023《地理标志产品 甘孜水淘糌粑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甘孜州特色食品水淘糌粑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料要求】明确规定了制作水淘糌粑所使用的青稞必须是产自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优质青稞,且需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杂质、无霉变。这一规定旨在保证产品的纯正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2. 【浸泡时间】要求青稞在加工前需用水浸泡6至8小时,以达到最佳的吸水状态。此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后续研磨效率,还能改善成品口感,使糌粑更加松软可口。
3. 【研磨工艺】指出采用传统石磨或现代机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磨,确保青稞粉细腻均匀。同时强调在整个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因过热导致营养成分流失。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
4. 【成型与蒸制】对于成型方法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可以手工搓成小球状或者压制成饼形等不同形式,并且要求在蒸笼中蒸制时间为15-20分钟。这样做既能保持糌粑特有的香味,又能确保其熟透度适中。
5. 【包装贮存】建议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包装材料,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发霉。此外还特别提到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完毕,以免影响风味。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制作高质量甘孜水淘糌粑的基础框架。通过遵循这些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维护“甘孜水淘糌粑”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