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生产中捕食性天敌释放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设施蔬菜生产中利用捕食性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Release of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in Protected Vegetab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361-2023设施蔬菜捕食性天敌释放技术规程》是指导设施蔬菜生产中使用捕食性天敌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捕食性天敌”、“释放密度”等专业术语的含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例如,“释放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释放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单位为头/平方米。这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掌握释放量。
二、释放前准备
1. 天敌选择:根据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捕食性天敌。如蚜虫严重时选用瓢虫,螨类危害重时选用捕食螨。
2. 环境评估:检查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是否适宜天敌生存。一般要求温度15-30℃,相对湿度60%-85%。
三、释放方法
1. 释放时间:宜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这样可以减少天敌因环境剧烈变化而死亡的概率。
2. 释放方式:可采用散放法或定点投放法。散放法适合大面积释放,定点投放法则适用于局部重点区域。
3. 释放密度:根据不同害虫密度确定具体数量。如每平方米释放100-200头瓢虫对付蚜虫较为合适。
四、释放后管理
1. 监测与评估:定期观察天敌活动情况及害虫控制效果。若发现天敌数量不足应及时补充。
2. 避免干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对天敌造成伤害。确需用药时应选择对天敌安全的产品,并严格控制浓度和次数。
五、注意事项
1. 不同天敌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范围,在选择和使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 释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天敌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如强光直射、极端天气等。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03T361-2023》从多个角度规范了设施蔬菜捕食性天敌释放的技术流程,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