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山绒山羊的质量分级原则、分级指标、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燕山绒山羊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质量评定。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Yanshan Cashmere Goat - DB1303T359-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燕山绒山羊质量分级标准DB1303/T359-2023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发布的关于绒山羊质量评价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分级依据与指标体系
标准明确指出,燕山绒山羊的质量分级主要基于体型外貌、绒毛品质和生产性能三大方面。其中:
- 体型外貌:要求羊体结构匀称,四肢结实,头部端正。标准特别强调角形整齐对称,这是区分优质羊的关键特征之一。
- 绒毛品质:重点评估纤维长度、细度及均匀性。规定成年羊的绒纤维长度应达到60毫米以上,细度控制在15微米以内,且同一部位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不得超过20%。
生产性能指标
生产性能包括产绒量和繁殖能力两部分。标准要求:
- 成年公羊平均年产绒量不低于800克,母羊不低于450克。
- 母羊繁殖性能优良,两年三胎或三年五胎是基本要求。
健康状况检查
健康状况是质量评定的基础条件。标准规定:
- 羊只必须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史。
- 需通过官方兽医的健康检查并持有合格证明。
评分细则
为确保分级科学合理,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例如:
- 外貌评分占总分的30%,其中头部和颈部占比最高。
- 绒毛品质评分占40%,纤维长度和细度各占一半权重。
- 生产性能评分占30%,产绒量和繁殖率分别计分。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落实该标准,养殖者需定期开展羊群选育工作,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羊群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此外,还应注重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升种质资源水平。
以上内容是DB1303/T359-2023标准的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对广大养殖户和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