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中粮油种植部分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粮油种植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Agriculture IoT Bases - Part 1: Cereals and Oilseed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166.1—2023 数字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规范 第1部分:粮油种植》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数字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的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粮油作物的种植。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数字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这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和技术基础。
其次,在“基地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要求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源状况等因素,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以便于设备安装维护及产品运输。同时指出应合理布局各类监测点位以确保覆盖整个区域,这对于后续精准施肥灌溉等操作至关重要。
再者,“硬件设施配置”明确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选择标准以及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例如温度湿度传感器精度不得低于±0.5℃/±2%RH;风速风向仪误差范围控制在±1m/s内等等。此外还提到要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来保护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另外,“软件系统功能要求”部分规定了平台应当具备哪些核心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实时监控、历史查询、预警报警、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并且特别提到对于异常情况需及时发送通知给相关负责人,并记录下详细的处理流程以便追溯。
最后,“运行管理与维护”章节则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定期检查保养各种仪器仪表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状况;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等方面内容。
综上所述,《DB5101T 166.1—2023》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注重实际操作可行性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性,为推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粮油作物种植领域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