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中关于水果种植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设计、设备配置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水果种植的基地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Agriculture IoT Bases - Part 3: Fruit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166.3—2023数字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规范 第3部分:水果种植》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水果种植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4 基础设施”章节中,第4.1条指出,“应配备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监测设备”。这一规定强调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掌握果园内的气候条件,为果树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第4.2条提到,“应安装灌溉系统,并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这要求灌溉系统不仅要满足灌溉需求,还必须能够根据土壤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水量和时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5 网络通信”章节里,第5.1条规定,“基地内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络是现代果园管理的基础,它不仅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还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果园状态。
第5.2条要求,“通信协议应遵循国家标准GB/T 28877-2012”。这意味着果园内部各设备间的数据交换需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避免因协议不兼容导致的问题。
“6 数据采集与处理”章节中的第6.1条明确,“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小时一次”。频繁的数据采集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果树健康生长。
第6.2条指出,“原始数据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长期保存原始数据对于分析果树生长规律、优化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7 智能化管理”章节,第7.1条提出,“应建立病虫害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减少损失。
第7.2条强调,“应设置产量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构建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帮助果农合理安排采摘计划,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促进四川地区水果种植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