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外墙复合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外墙复合保温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xternal Wall Composite Thermal Insulation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02-2016 外墙复合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外墙复合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在设计环节中,第4.1.3条明确指出: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选用具有耐候性、防水性和防火性的材料,并且系统的热工性能需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整体的节能需求。
施工阶段
第5.1.2条规定了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应对基层墙体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平整、清洁无油污。”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不平整或污染都可能影响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强度,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第5.2.4条关于锚栓安装的规定:“锚栓数量和位置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布置,且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此条强调了锚栓作为连接件的关键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保温板能否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上,避免因风压或其他外部力量导致脱落事故的发生。
验收阶段
第7.1.1条关于验收程序指出:“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竣工验收。”这一过程不仅检验了工程是否达到了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还验证了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第7.2.3条提到:“保温层厚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厚度的±5%,且单点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值。”该条款旨在控制保温层厚度的一致性,防止出现局部过薄的情况,从而保障保温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DB22/T 5102-2016》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维护全过程提供了详尽指导,有助于提高外墙复合保温工程的质量水平,促进绿色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