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企业诚信计量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计量器具管理、计量行为规范、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餐饮企业的诚信计量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tegrity Metrology Management Part 2: Cater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11.2—2022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2部分:餐饮企业》是由广州市发布的关于餐饮企业诚信计量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诚信计量管理体系、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管理、结算管理以及计量人员管理等方面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推动餐饮行业规范化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诚信计量管理体系
标准要求餐饮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诚信计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例如,第5.1.1条指出:“餐饮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计量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计量管理工作。”这意味着餐饮企业不能忽视计量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相关事务,确保各项计量活动有序进行。
二、计量器具管理
在计量器具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采购、验收、使用、检定(校准)、维护保养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根据第5.2.1条的规定:“餐饮企业采购的计量器具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这表明企业在选购计量器具时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所购设备的质量和技术参数满足国家标准。此外,第5.2.3条还规定:“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规定周期进行强制检定或校准。”这一条款明确了计量器具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任何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因素都应及时处理。
三、商品量管理
关于商品量管理,标准特别关注食品重量、体积等物理量的准确度。第5.3.1条规定:“提供给顾客的食品重量或体积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这里提到的“允许误差范围”是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具体数值,超出此范围即视为不合格。因此,餐饮企业需配备精确的称重工具,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以保证每份菜品的实际重量与标称值相符。
四、结算管理
对于结算管理,标准提倡采用电子支付方式,并且明确规定:“所有交易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地保存至少两年。”如第5.4.2条所述:“当发生争议时,餐饮企业应能够提供完整的交易凭证。”这意味着无论是在现金支付还是非现金支付情况下,商家都必须妥善保管好相关的票据资料,以便日后查询核实。同时,标准鼓励使用统一格式的发票或者收据,便于消费者核对账单内容是否正确无误。
五、计量人员管理
最后,在计量人员管理方面,标准要求餐饮企业应对从事计量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其业务水平。第5.5.1条指出:“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应持有相应资格证书上岗。”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顾客群体。另外,标准还建议建立激励机制,表彰那些表现优秀的计量工作者,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DB4401T 111.2—2022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2部分:餐饮企业》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促进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各餐饮企业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该标准的精神实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落实执行,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