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投诉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重庆市范围内提供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Title:Internet-based Home Nurs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509-2023《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规范》是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旨在规范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全流程管理,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与权益,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标准对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护理服务机构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应拥有不少于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1名为副主任护师或以上职称。护理人员在提供服务前必须完成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确保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
其次,关于服务流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在接单环节,平台应当核实用户身份信息,并通过视频通话确认患者病情是否适合上门护理。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评估环境安全性和适宜性。整个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同时记录详细的护理过程和效果反馈。
再者,标准强调了风险防控措施。护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药品准备、紧急联系渠道设置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及婴幼儿,还需特别关注其生理特点,在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还特别提到隐私保护问题。所有涉及个人健康的信息都必须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同时鼓励使用加密技术来存储和传输数据,以增强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最后,标准要求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收集客户意见用于改进服务品质。并且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内部审核,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潜在隐患,从而持续优化管理体系。
总之,《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形成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无论是护理机构还是从业者都应当认真学习并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促进这一新兴领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