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精初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采收、初加工技术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精的初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liminary Processing of Polygonat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99-2023黄精初加工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黄精的初加工技术进行了规范,包括产地环境、采收、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等方面。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产地环境,标准规定黄精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以6.5-7.5为宜,同时要求空气清新无污染,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这主要是因为黄精是一种喜湿润、耐阴性的植物,适宜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保证其品质。
其次在采收环节,标准明确指出黄精的采收时间应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春季萌芽前。采收时要避免损伤根茎,并且尽量保持完整的块状。采收后的鲜品需要及时处理,防止因堆放时间过长导致腐烂变质。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完整性,从而提高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
对于加工工艺,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是清洗,将采收来的黄精放入清水中浸泡约半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搓洗去除泥土杂质。接着是切片,要求厚度控制在2-3毫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干燥效率又不会影响药效成分的保留。之后是蒸制或者煮制,目的是破坏酶活性并促使多糖转化,通常采用蒸汽压力锅,在100℃条件下持续蒸煮2-3小时。最后一步是干燥,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保证最终含水量低于15%。
最后在质量要求方面,标准强调成品外观应该色泽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裂痕;气味清香浓郁,尝之微甜略苦;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总灰分不超过8%。此外还特别提到不得检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情况,以确保食品安全性。
综上所述,《DB50/T 1499-2023黄精初加工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规范了黄精的初加工流程,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希望从业者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黄精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