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芷初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贮存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白芷的初加工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Processing of Angelica dahur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芷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初加工技术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药效。DB50/T 1500-2023《白芷初加工技术规程》对白芷的采收、清洗、干燥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采收期确定
标准明确指出白芷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期间。这一时间段内,白芷根部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同时植株地上部分开始枯萎,为采收提供了便利条件。过早采收会导致有效成分积累不足,影响药材质量;而过晚采收则可能因受冻害或病虫害侵袭造成品质下降。
二、清洗处理要求
在清洗环节,标准强调要采用流动清水进行多次冲洗,确保去除泥土、杂质及残留农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任何化学清洗剂,以免引入有害物质。此外,对于表皮破损严重的白芷块根需剔除,防止后续加工中发生霉变等问题。
三、干燥方法与工艺参数
关于干燥方式,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与低温烘干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在通风良好且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初步晾晒,使水分含量降至40%左右后转入烘干工序。烘干温度控制在45℃至55℃之间,并持续6至8小时直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此方法既能保证快速脱水又能较好地保留白芷的有效活性成分。
四、分级包装规范
成品白芷需按照直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直径≥2.5cm;二级1.5cm≤直径<2.5cm;三级直径<1.5cm。每级产品单独装袋密封保存,袋子材质应选用无毒无味的聚乙烯材料,且封口牢固不透气。同时,每个包装单位重量不得超过2kg,并在外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以及执行标准编号等相关信息。
五、质量检验准则
最后,在成品出厂前必须按照GB/T 7635中的规定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形态检查(如色泽均匀性)、理化指标测定(如挥发油含量)以及微生物限度测试等项目。只有符合全部合格标准的产品才能正式投入市场销售。
以上便是DB50/T 1500-2023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有助于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提升白芷初加工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