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法治指数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乡镇(街道)法治建设水平的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ule of Law Index at Township (Subdistrict) Level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规范》DB3308/T 144-2023是浙江省金华市发布的关于乡镇和街道法治建设的评价标准。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对乡镇(街道)的法治建设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估,旨在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法治环境建设
标准中明确提出,法治环境建设应包括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以及公众法治意识提升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 法治宣传:乡镇(街道)需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确保每年至少举办四次大型普法活动,并通过多种渠道如微信公众号、村广播等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 法律服务资源:每个乡镇(街道)都应当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为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鼓励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
- 公众参与度:提高居民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增强其依法办事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大家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行政执法规范化
在行政执法部分,强调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重要性,具体内容涵盖:
- 执法主体资格确认:所有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执法证件,并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 透明度与公开性:任何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全文公开于政府官方网站上,接受社会监督。此外,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之前,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 救济途径告知: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权利及其期限。
三、司法公正保障
为了保证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标准还特别指出:
- 案件质量控制: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要注重证据收集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坚决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
- 执行效率提升: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强制执行申请,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立案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 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除了传统的诉讼外,还可以采用调解、仲裁等多种非诉手段来化解矛盾冲突,减轻法院压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以上就是对《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规范》DB3308/T 144-2023中几个重要方面的简要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地方性技术规范的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