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皂荚园林景观大苗培育的技术要求、培育管理措施及出圃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皂荚大苗的园林景观培育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 Soap Pod Seedlings for Landscape Gard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98-2023皂荚园林景观大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皂荚大苗培育的技术规范,对于指导皂荚苗木的科学化、规范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界定了“皂荚园林景观大苗”的概念,即指胸径达到5厘米以上,高度在3米左右,用于城市绿化、公园建设等园林景观工程的大规格苗木。这一定义为后续各项技术指标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圃地选择与准备
规程强调,育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中的地块。具体要求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地下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下,同时要避免重茬种植。在整地过程中,需深耕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00公斤。
三、播种育苗
规程指出,播种前种子需经过浸种处理,通常采用温水浸泡24小时的方法,以提高发芽率。播种时间宜选春季或秋季,行距控制在30至40厘米之间,覆土厚度保持在2至3厘米。播种后要及时灌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幼苗出土。
四、苗木管理
规程对皂荚大苗的日常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是间苗定苗工作,在幼苗长至5至10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保留健壮植株;当苗高达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最终株距保持在50至60厘米。其次是肥水管理,每年至少追肥三次,分别在生长初期、中期和后期进行,肥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此外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圃地,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五、整形修剪
为了培养良好的树形结构,规程建议从幼苗期开始就进行适度修剪。主要措施包括抹芽、摘心以及疏枝等。抹芽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主干生长;摘心有助于控制顶端优势,促使侧枝发育;疏枝则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害发生几率。整形修剪的最佳时期为早春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
六、起苗与包装
规程规定,在起苗时要尽量保护好根系不受损伤,裸根苗根幅一般不小于30厘米,带土球苗土球直径应为胸径的8至10倍。起苗后应及时分级包装,确保运输途中苗木安全。包装材料可选用草绳或专用网袋,绑扎牢固但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呼吸作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3713T 298-2023皂荚园林景观大苗培育技术规程》涵盖了皂荚大苗培育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从业者提供了详实的操作指南。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提升皂荚苗木的质量,还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