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良食味粳米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优良食味粳米的生产和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Flavor Japonica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81-2023《优良食味粳米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优良食味粳米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口感。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且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粳稻品种。例如,推荐使用具有高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低以及抗逆性强的品种。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大米的外观、口感及储存稳定性。
二、栽培管理
在栽培环节,强调合理密植与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建议每公顷插秧数控制在25万至30万穴之间,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同时,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在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根系发育,抽穗后则需适时排水晒田以提高结实率。
三、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防控,提倡采用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优先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抑制螟虫危害;必要时可喷洒高效低毒农药,但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四、收获与储藏
当稻谷达到生理成熟即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时应及时收割。脱粒后的稻谷需尽快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4%,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发霉变质。储藏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粮堆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止结露现象发生。
五、加工工艺
加工阶段要求采用先进的碾磨设备和技术,确保整精米率达到70%以上。此外,还需对成品进行感官品质评定,包括色泽、气味、滋味等方面,确保最终产品符合优良食味粳米的标准。
综上所述,《优良食味粳米生产技术规程》从选种到加工全过程都做出了详尽规定,有助于提升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优质稻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大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