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建设要求、人员配置、装备配备、培训与演练、应急响应及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非煤矿山企业组建和管理兼职矿山救护队。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art-time Mine Rescue Te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307-2023《兼职矿山救护队建设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标准要求兼职矿山救护队应设立明确的领导机构,包括队长、副队长及各职能小组负责人。队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且队伍规模应根据矿山规模和风险等级合理设置。例如,对于小型矿山,至少需要配备10名以上经过培训的救护队员。
2. 装备配备与维护
救护队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呼吸器、急救箱、通信工具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标准特别强调了呼吸器的气瓶压力不得低于规定值,并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3. 培训与演练
每名队员每年必须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急救知识、事故处理流程、设备使用等。此外,矿山企业应每年组织至少两次实战演练,以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
4. 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
救护队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一旦发生事故,救护队应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集结完毕并赶往现场。标准还要求建立与专业矿山救护队的合作机制,在必要时请求支援。
5. 健康与安全要求
救护队员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救援工作的要求。同时,矿山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并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条文,可以有效提升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应急能力和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