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生产与管理。
Title:Hybrid Rice Full Mechanization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53-2023《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流程提升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下为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前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合理选定亲本组合。具体要求包括:母本需具备良好的抽穗整齐度、花期集中等特性;父本则要保证较高的花粉量及活力。此外,还强调了对父母本生育期差异的控制,一般建议保持在3至5天内,以确保授粉期间的同步性。
二、田间管理措施
在播种环节,标准提出了“适期早播”的原则,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田块给出了具体的播种量指导。例如,大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播种密度,而小块地则相对减少。同时,还特别提到要采取适当的水肥调控策略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三、机械化作业流程
该标准详细描述了从插秧到收获整个过程中的机械操作规程。比如,在插秧时要求使用高性能插秧机按照规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作业;在抽穗扬花阶段利用无人机喷洒促花剂等措施提高结实率;最后在成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脱粒与清选工作。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定期监测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予以处理;对于虫害,则提倡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
五、种子质量检测
最后,在种子收获之后,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程序。这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净度测定、发芽试验等内容。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准予入库保存并投放市场销售。
以上就是DB3209/T 1253-2023《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