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岭玉的定义、宝石学特征、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梅岭玉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uthentication of Meiling J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13-2023梅岭玉鉴定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梅岭玉的术语和定义、鉴定要求、鉴定项目及方法、分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梅岭玉是以江苏句容及周边地区产出的具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的玉石为原料,经过加工后用于装饰、观赏或收藏的工艺品。这一定义明确了梅岭玉的地域性和材质特征,有助于消费者准确识别。
鉴定要求中强调,鉴定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同时要求鉴定环境应保持清洁、无污染,温度湿度适宜,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标准对鉴定项目进行了详细划分,主要包括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重量等五项。其中颜色分为白色、绿色、紫色等多个色系,每种颜色又细分为若干等级。透明度则根据光线透过程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五个级别。
净度是指玉石内部和表面的瑕疵状况,包括裂纹、斑点、杂质等。切工评价主要考量琢型、对称性、抛光质量等因素。重量则是指玉石的实际质量,通常以克为单位进行测量。
在鉴定方法上,标准推荐使用肉眼观察与仪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肉眼观察需在自然光或标准光源下进行,而仪器检测则可借助显微镜、分光仪等设备。对于特殊类型的梅岭玉,还可能需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
分级评价体系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依据上述各项指标,将梅岭玉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特级要求颜色纯正、透明度高、净度极佳、切工精湛且重量达到一定标准;一级至三级则依次降低相应要求。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要求所有涉及化学试剂的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也需采取防震、防潮等措施,避免玉石受到损伤。
总之,《DB32/T 4613-2023梅岭玉鉴定技术规范》为梅岭玉的质量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利于推动梅岭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