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断面设置的原则、方法、要求和技术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断面的设置与优化。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tting of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Se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10-2023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断面设置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中监测断面的科学合理设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第4.1条中提到“监测断面应具有代表性”。这意味着选择的断面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流域或区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这要求技术人员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污染源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确保所选断面能全面代表该地区的水质情况。
接着,第5.2条强调了“功能区划分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不同功能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业灌溉区等应当分别设立相应的监测断面。这样做有助于针对性地评估各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并为后续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另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设置断面时需要兼顾长期监测与应急响应的需求(见第6.1条)。因此,除了常规监测点外,还需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断面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区域如跨界河流交汇处或者工业密集区附近,则需要增加额外的监测断面来加强监控力度。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数据采集频率的规定(第7章)。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不同类型项目的采样周期有所不同。例如,常规项目每月至少采样一次;而对于重金属等特定污染物,则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32/T 4610-2023》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运维全过程的技术要求,而且充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它为我们开展高质量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