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沙葱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Allium mongolicum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238—2023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沙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规定了“沙葱种质资源”的概念为:具有特定遗传特性或潜在利用价值的沙葱植物及其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植株、种子、根茎等。这一定义明确了种质资源的范围,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其次,在“种质资源收集”章节中提到,收集工作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具体要求包括:确定合理的收集区域,确保覆盖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沙葱种群;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如直接采收种子、挖掘地下部分等方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采集地点、时间、环境条件等信息。此外,还强调了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采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再者,“种质资源保存”部分指出,保存方式可以分为短期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类型。短期保存通常用于维持种质活力,可采用常规贮藏法,如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而长期保存则需要特殊的设施和技术手段,比如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同时,对于保存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定期检测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等指标,确保保存效果。
最后,“档案管理”章节强调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档案内容应当包含所有与种质资源相关的资料,如采集记录、保存状态、使用情况等,并且要保持更新及时准确。通过有效的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方便日后查阅利用,还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DB15/T 3238—2023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从术语定义到具体操作流程都给出了详尽的规定,旨在规范沙葱种质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其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