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互薯202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求及质量指标。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互薯202品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Potato Variety Hushu 20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8—1994 是一项关于马铃薯“互薯202”品种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主要规定了该品种的特性、栽培技术以及质量要求等内容。以下是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特性:标准指出,“互薯202”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适合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种植。这一特性使得它能够在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为当地农业提供了重要的作物选择。
2. 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期:建议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这一时间段能够保证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
- 种植密度:推荐每公顷种植约37500株左右。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植株间竞争养分的情况发生。
- 施肥管理:强调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有机肥为主要来源,辅以适量化学肥料。这样既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又能保持土壤肥力。
3. 产品质量要求:成品马铃薯应达到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侵染的标准;块茎大小均匀,重量一般控制在150-300克之间;淀粉含量不低于15%,干物质含量不低于20%。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也确保了其食用品质。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63/T 198—1994》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指导,促进“互薯202”品种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这对于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