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蚕豆品种观察记载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蚕豆品种的选育、鉴定和评价工作。
Title: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Standard for Broad Bean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012—1986 蚕豆品种观察记载标准》是青海省针对蚕豆品种特性观察与记录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蚕豆新品种选育、品种比较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对蚕豆品种的观察记载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观察记载项目
1. 植株形态特征:包括株高、分枝数、叶片形状和大小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蚕豆植株的整体生长状况,有助于评估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 花器官特征:如花色、花瓣数量等。花器官特征不仅影响授粉效果,还关系到种子质量。
3. 果荚特性:果荚长度、宽度、颜色以及籽粒数等。果荚特性直接决定产量潜力,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籽粒性状:包括籽粒大小、形状、皮色等。籽粒性状不仅影响食用品质,也是判断品种遗传特性的关键因素。
二、观察记载方法
1. 株高测量:在主茎顶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基部以上5厘米处测定。此位置较为固定,便于统一操作。
2. 分枝数统计:从播种至收获期间定期检查并记录各时期分枝数量变化情况。这有助于了解分枝习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 花器官描述:采用文字描述结合图片的方式全面准确地记录花器官特征。这样可以避免因语言表达差异导致的信息误差。
三、数据处理要求
1. 数据整理:所有观测数据需及时录入专用表格,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且易于查询。
2.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变异系数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 报告撰写:根据整理好的数据编写详细的观察记载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基本情况介绍、结果讨论以及结论建议等方面。
四、注意事项
1. 观测环境条件:在不同生态区域开展试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观测时间和频率,以获得最准确的结果。
2. 样品采集:每次取样时都要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同时注意保持样品新鲜度,防止变质影响检测精度。
3. 安全防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特别是涉及到化学试剂使用时更需谨慎小心,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综上所述,《DB63/T 012—1986 蚕豆品种观察记载标准》为规范蚕豆品种观察记载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对于推动蚕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