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生儿奶具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新生儿奶具的清洗消毒管理,也可供家庭及其他相关场所参考。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Neonatal Feeding Utens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95-2020《新生儿奶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专门针对新生儿奶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母婴护理机构以及家庭中对新生儿奶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这表明无论是在专业医疗场所还是日常家庭环境中,只要涉及新生儿奶具的处理,都应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 新生儿奶具:指用于喂养新生儿的奶瓶、奶嘴及其他相关器具。明确这些器具的具体种类有助于后续操作的标准化。
- 清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奶具表面附着的污垢和微生物的过程。强调了清洗不仅是简单的冲洗,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清洁效果。
3. 清洗步骤
标准规定了清洗的基本步骤:
- 首先将使用过的奶具立即放入流动水中冲洗,防止残留物干涸;
- 使用专用的洗涤剂进行刷洗,确保每个角落都被彻底清洁;
- 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特别指出,所有使用的洗涤剂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且不得含有刺激性成分。
4. 消毒方法
对于消毒方式,标准推荐了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
- 煮沸消毒:将清洗后的奶具完全浸没在沸水中持续5分钟以上;
- 蒸汽消毒:利用高温蒸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
- 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等,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使用,并注意清洗残留以避免婴儿摄入有害物质。
5. 储存条件
消毒完毕后的奶具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最好使用密封容器保存,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建议每次使用前再进行一次简单冲洗,确保安全卫生。
6. 人员培训与管理
医疗机构及母婴服务机构应对负责奶具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记录每次清洗消毒的时间、方式等内容,便于追溯检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新生儿奶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清洗到消毒再到储存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同时也强调了管理和培训的重要性,旨在最大程度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所需环境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