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竹荪仿野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材料选择、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竹荪仿野生栽培及其相关生产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Simulated Cultivation of Bamboo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98-2020《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竹荪的仿野生栽培技术流程,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竹荪仿野生栽培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pH值在6.5至7.5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竹荪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尽可能接近其野生状态,从而促进其健康生长。
2. 菌种选择与处理
在菌种选择上,标准推荐使用经过鉴定并确认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同时,要求对菌种进行预培养处理,以增强其活力和适应性。这一步骤对于提高栽培成功率至关重要,因为健康的菌种能够更好地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3. 栽培基质配制
栽培基质需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如木屑、稻草、牛粪等,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肥料。基质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并且需要充分发酵才能使用。合理的基质配方可以为竹荪提供充足的养分来源,而适当的水分含量则有助于菌丝体的生长发育。
4. 播种及管理
播种时应注意均匀撒播,覆盖厚度约为2-3厘米,并压实表面防止干燥。之后要定期检查湿度变化,适时喷雾保湿。此外,还需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宜竹荪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5. 采收与加工
当竹荪子实体长到一定大小后即可采收,通常是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减少机械损伤。采收后的竹荪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晾晒干燥,或者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进行初步加工保存。正确的采收时间和科学的加工方式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能延长储存时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最终产品都有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为了让竹荪栽培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