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污染源识别与控制、生态修复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南方地区小流域水环境的治理、改善与长效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mall Watershed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Southern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指南THAEPCI 49-2024相比旧版,在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面有了显著更新。以面源污染控制中的雨水花园设计为例,新版标准在植物选择和土壤配比上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在植物选择上,新标准强调应优先选用本地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品种。例如推荐使用狗牙根、马唐等本土草本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能有效吸收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还能通过发达的根系增强土壤的渗透能力。同时要求种植密度适中,保证植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对于土壤配比,新版标准提出了一种改良型砂质壤土配方:由70%砂质壤土、20%有机质和10%粗砂组成。这种配比既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又能保持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施工时需确保土壤层厚度不低于30厘米,并分层夯实,避免后期沉降影响功能发挥。
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雨水花园维护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定期修剪植物、清理枯枝落叶、检测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可确保雨水花园长期稳定地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对THAEPCI 49-2024中新旧版标准在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面差异的深入解读,希望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