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要求、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管理。
Title:Fire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51/T 5-202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自2023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设施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预防火灾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部分
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设计、施工、验收及使用维护。强调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要求场所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同时,强调了场所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确保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场地选址与布局
根据标准第4.1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得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这是因为这些区域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容易积聚,导致人员疏散困难。此外,场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保持至少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标准还要求充电区域应独立设置,并与其他功能区有效分隔,以防止火势蔓延。
三、消防设施配备
标准第5章对消防设施的配备作出了明确规定。首先,每个充电区域都必须安装独立的电气保护装置,如漏电断路器等,以防止过载引发火灾。其次,要求每个充电位上方均需设置自动灭火装置,例如干粉灭火器或简易喷淋系统。对于大型集中式充电站,还需增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早期预警功能。另外,所有充电设备外壳必须采用阻燃材料制造,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措施。
四、安全管理措施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多项严格要求。例如,规定充电区域内禁止吸烟及使用明火作业;充电期间不允许人员长时间逗留;定期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同时,还鼓励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各项指标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触发警报。
五、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要求各场所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通讯联络方式、疏散路线图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活动。一旦发生紧急状况,现场工作人员需迅速引导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后续处理工作。
六、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核心内容外,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比如,建议选用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电池组,避免因极端天气导致性能下降;提倡推广使用新型环保型电池产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
总之,《DB4451/T 5-2023》作为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性法规,在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切实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遵守相关规定,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