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170-2023 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种植区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具体包括定期巡查田间,记录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特别强调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这一措施有助于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避免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2.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标准提倡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例如,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来控制蚜虫等害虫;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特定病原菌或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此外还鼓励种植诱集植物吸引害虫远离主作物,形成生态隔离带。
3. 物理防控措施
规定了多种物理防控手段的应用。其中包括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温室大棚;安装黄板诱杀蚜虫等趋黄性害虫;使用银灰色反光膜驱避蓟马等害虫;以及采用高温闷棚技术处理土壤中的病原体和害虫。这些物理方法简单有效且无残留风险。
4. 合理轮作与间作
强调通过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减少病虫害积累。建议茄果类蔬菜与非寄主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导致病虫害加重。同时提倡在同一地块内适当搭配种植不同类型的蔬菜,构建多样化生态系统以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5. 化学农药使用准则
虽然提倡绿色防控,但当其他措施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标准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施药,不得超量用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产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且要求每次用药后做好详细记录便于追溯管理。
以上内容概括了《DB3201/T 1170-2023》中关于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的一些核心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农药依赖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