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Food Waste Effectiveness in Canteen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DB3201T 116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166-2023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公共机构食堂在反食品浪费方面的具体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公共机构食堂应当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这意味着从源头上控制食品浪费,确保每一份食材都能被合理利用。例如,在采购阶段,食堂应根据实际需求量制定采购计划,避免过量采购导致的积压和变质。
其次,标准强调了对食品剩余物的处理要求。规定食堂需设立专门的食品废弃物收集设施,并定期清理以防止二次污染。同时,鼓励将可再利用的食物残渣用于堆肥或生物能源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关于节约粮食的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位职工都能成为反对浪费的践行者。
最后,对于评估机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衡量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定量指标如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以及定性因素如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这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DB3201/T 1166-2023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规范》不仅为公共机构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而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促进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到减少食物浪费的实际行动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