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瓜实蝇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瓜类、水果等作物上瓜实蝇的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ctrocera cucurbitae - DB1405T 05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5T 051-2023《瓜实蝇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瓜实蝇这一农业害虫的防治规范。该规程从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多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减少瓜实蝇对瓜果生产的危害。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监测预警:规定了田间设置诱捕器的标准与频率,要求每公顷设置不少于20个诱捕器,并定期记录诱捕数量,以此判断虫害发生程度和发展趋势。
2. 农业防治:强调合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建议瓜类作物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同时提倡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 物理防治:推荐使用黄板诱杀成虫的方法,在成虫活动高峰期每亩悬挂20-30块黄板,并定期更换以维持效果;此外还提到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每20-30亩安装一台设备。
4. 化学防治:明确了药剂的选择原则,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比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产生抗药性问题。同时指出应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期早期喷洒药物最为有效。
5. 生物防治:鼓励采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控制,比如释放姬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来抑制瓜实蝇种群增长。同时也提倡利用植物源杀虫剂作为辅助手段,如印楝素等具有较好生态友好性的产品。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控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瓜实蝇的危害程度,保障瓜果生产安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