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菊花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施与设备、培养基配方、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菊花组培育苗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rysanthemum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51-2022《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菊花组培苗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包括种质资源、培养基制备、外植体处理、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首先在种质资源方面,标准规定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且具有优良特性的菊花品种作为母本材料。对于培养基制备,要求使用MS基本培养基,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和NAA等,以促进芽点分化与根系发育。
在外植体处理上,需将采集的新梢顶端分生组织经过流水冲洗、酒精消毒及次氯酸钠浸泡等步骤完成表面灭菌。值得注意的是,灭菌时间应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处理导致组织损伤。
关于增殖培养,建议采用继代次数不超过4次的小规模扩繁策略,同时定期更换新鲜培养基以维持最佳生长环境。而生根培养则强调使用低浓度6-BA配合较高浓度NAA的组合配方,有助于提高生根率和根系质量。
最后,在炼苗移栽阶段,需逐步降低培养瓶内湿度并增加光照强度,直至完全适应自然条件后再进行定植。此外,还应对移栽后的幼苗加强水分管理,确保其顺利度过缓苗期。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较为关键的技术要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