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丁香秋季嫩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要求,包括圃地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丁香秋季嫩枝扦插育苗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Syringa by Softwood Cuttings in Autum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49-2022 丁香秋季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丁香秋季嫩枝扦插育苗的技术流程,提高育苗质量和成活率。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插穗采集与处理
标准指出,插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采集,采集时间为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插穗长度为8-10厘米,保留2-3个芽点,基部切口要平滑且呈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采集后的插穗需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保持湿润状态,避免阳光直射。这一规定确保了插穗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水分平衡,为后续生根奠定了基础。
二、基质准备与消毒
基质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pH值控制在6.0-7.5之间。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蒸汽熏蒸法或药剂喷洒法,有效杀灭病原菌和害虫。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到插穗的扎根情况,因此严格控制基质质量至关重要。
三、扦插方法
按照标准要求,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基质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距保持在5-8厘米。扦插后要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温。此过程要注意操作轻柔,防止损伤插穗表皮组织。同时,薄膜内温度应维持在20-25℃范围内,湿度保持在80%以上,有利于促进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分化。
四、日常管理
在扦插后的初期阶段,需要每天检查基质湿度,适时补充水分,但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当新叶展开后,可以逐渐减少遮阴时间,增强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此外,还需定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防控措施。这些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幼苗存活率和健康水平。
五、出圃标准
根据标准规定,当插穗生根率达到85%以上,且新梢高度达到10厘米左右时,即可考虑出圃移栽。此时的苗木应当具备完整的根系结构,叶片舒展饱满,无明显机械损伤。达到此标准的苗木更易于适应新的栽培环境,缩短缓苗期,加快后续生长发育进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DB3707T 049-2022》从插穗选择到后期管理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对于从事丁香苗木繁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升育苗效率,还能保证苗木品质,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