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黄瓜育苗过程中光环境调控的技术要求、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日光温室黄瓜育苗的光环境调控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 Environment Control in Solar Greenhouse Seedling Cultivation - Part 2: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61-2022《日光温室育苗光环境调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专门针对黄瓜的育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光照强度控制
标准中明确规定,黄瓜幼苗在出苗期和幼苗期所需的光照强度应保持在2万到4万勒克斯之间。这一范围能够有效促进黄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健康生长。过低的光照会导致幼苗徒长,而过高的光照则可能灼伤幼苗叶片,影响其正常发育。
光周期管理
对于黄瓜育苗,标准建议采用12至16小时的人工补光措施。尤其是在冬季或阴天时,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可以弥补自然光不足的问题。适当的光周期不仅有助于提高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还能缩短育苗周期,提升产量。
光质调节
标准还提到,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源来优化黄瓜幼苗的生长条件。例如,蓝光(450nm左右)能促进植物茎干的健壮性,红光(660nm左右)则有利于叶片扩展和光合产物积累。合理搭配这两种光源可以更好地满足黄瓜幼苗的生长需求。
温度与湿度配合
虽然这部分属于整体性的光环境调控,但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强调了温度和湿度对光合作用效果的影响。例如,在高光照强度下,如果室内温度过高而湿度较低,则可能导致蒸腾作用加剧,进而引起幼苗脱水。因此,在实施光环境调控的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并适当调整温湿度条件。
综上所述,《日光温室育苗光环境调控技术规程》第2部分为黄瓜育苗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高效、优质的黄瓜育苗生产。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黄瓜幼苗健康成长,也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