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番茄育苗过程中光环境调控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日光温室番茄育苗的光环境调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ght Environment Control in Solar Greenhouse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Tomato - Part 1: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60-2022 日光温室育苗光环境调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番茄》是一项专门针对日光温室中番茄育苗过程中光环境调控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光照强度的调控
规程中明确指出,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应根据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在幼苗期,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0-8000勒克斯,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叶片发育。进入成苗期后,光照强度可适当提高至8000-12000勒克斯,有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产量潜力。这一规定是基于多年试验数据得出的结果,能够有效避免因光照不足导致的徒长或过强光照引起的灼伤现象。
光周期管理
对于番茄育苗而言,适宜的光周期同样至关重要。规程建议采用14-16小时的人工补光措施来延长自然光照时间。特别是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通过增加光照时长可以显著提升幼苗的质量与数量。此外,在夜间提供短暂中断的黑暗处理(如“闪白光”),有利于抑制花芽分化进程,从而推迟开花期,便于更好地控制育苗进度。
紫外线辐射防护
考虑到紫外线对植物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规程特别强调了紫外线辐射防护的重要性。建议使用具有UV阻隔功能的覆盖材料,并结合适当的遮阳网设置,确保室内紫外线辐射水平维持在安全范围内。研究表明,适度减少紫外线照射不仅能够降低病害发生率,还能改善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
光质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育苗效果,规程还提出了光质优化策略。推荐采用红蓝光比例为3:1的人工光源组合,这种配比被认为最有利于番茄幼苗生长。红色光线主要促进光合作用效率,而蓝色光线则有助于控制茎伸长并增强叶片厚度。同时,适当添加少量远红外线也有助于提升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发育。
综上所述,《DB3707T 060-2022 日光温室育苗光环境调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番茄》从多个角度系统地规范了日光温室中番茄育苗期间的光环境调控方法。这些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将极大程度地帮助种植者克服传统育苗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实现高效优质的番茄育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