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少山红杏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岛市辖区内少山红杏的生产。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haoshan Red Apricot - Part 1: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2T 27.1-2023是山东省青岛市发布的地理标志产品少山红杏的生产技术规程。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1. 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不超过150米。
2. 土壤类型为棕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3. 年平均气温12.5℃左右,无霜期200天以上。
二、苗木繁育
1. 采用嫁接繁殖,砧木选用山杏,接穗来自少山红杏优良母株。
2. 嫁接时间以春季为主,也可在秋季进行。
3. 苗木定植前需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育期,确保苗木健壮。
三、栽培管理
1. 定植密度:行距4米,株距3米。
2. 施肥:每年施基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
3. 修剪: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四、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主要病害有褐斑病、流胶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防治。
3.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使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喷雾。
五、采收与贮藏
1. 采收期为果实完全成熟时,一般在7月中下旬。
2. 采收后应尽快分级包装,避免长时间堆放。
3. 贮藏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85%-90%。
六、质量要求
1. 外观:果形端正,色泽鲜艳,无机械损伤。
2. 内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2%,酸度适中。
3. 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不得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这些条文为少山红杏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