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固碳减排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种植模式、田间管理措施、固碳减排技术要求及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小麦-玉米轮作区域的固碳减排技术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Wheat-Corn Annual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72—2022《小麦-玉米周年轮作固碳减排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轮作模式和技术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固碳减排目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土壤有机质提升与管理
标准明确指出,应通过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以及合理耕作等手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例如,每年每公顷需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吨,并且在秋季休耕期种植豆科绿肥如紫云英或苜蓿。这些措施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精准施肥与氮素管理
在肥料使用上,强调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最佳施肥量和时期。对于氮肥施用,提倡分次施用原则,避免一次性过量施用导致的氮流失及NOx排放增加。具体要求是将总氮肥用量控制在推荐值的85%-95%之间,并尽量选择缓释型肥料。
3. 节水灌溉与水分管理
针对灌溉方式提出了优化建议,推荐采用滴灌或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同时,结合气象条件调整灌溉频率与水量,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此外,在干旱季节可适当延长两次灌溉间隔时间以降低蒸发损失。
4. 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
强调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绿色防控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或者设置黄板诱杀害虫成虫。当确需用药时,则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环保型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
5. 轮作制度设计与实施
小麦-玉米轮作模式被认定为一种有效的增产增收途径,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轮作周期安排:通常情况下小麦种植后接茬玉米,之后再种回小麦,整个过程需保证至少两年一轮换。期间还需注意不同作物间茬口衔接问题,确保土地充分利用且不破坏地力。
6. 监测评估体系建立
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长期监测网络,定期采集数据用于评价各项措施的实际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土壤碳储量变化情况、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作物产量稳定性等方面指标。只有通过持续跟踪反馈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方案。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规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