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灾危险源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与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类单位和场所开展火灾危险源的防控管理工作。
Title:Fire Hazard Sourc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20T 16-2023火灾危险源控制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火灾风险防控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来看第4.1条“火灾危险源辨识”。这一条要求企业应全面识别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特别强调要对易燃易爆物品、高温高压设备以及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详细的危险源清单。企业需要定期更新这份清单,确保覆盖所有潜在风险点。
接着是第5.3条“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本条规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消防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例如灭火器需每月检查一次压力表是否正常;消火栓则要每季度试水一次以保证出水畅通。此外还要求设立专门的档案记录每次维护情况,以便追溯。
再看第7.2条“应急预案与演练”。该条款指出企业应当制定详尽的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培训和演练。预案内容至少包括报警程序、疏散路线、初期扑救措施等基本要素。同时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谈谈第8.1条“责任追究机制”。此条款明确指出对于因未履行火灾防控职责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仅限于经济处罚,还包括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追究。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逼机制,促使各责任主体更加重视火灾防控工作。
通过以上几个核心条款可以看出,DB5120T 16-2023规范从辨识、防范到应急处置再到事后追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为企业有效预防火灾事故提供了有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