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洪桉樟扦插育苗和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洪桉樟的扦插育苗和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ong'an Camphor by Cu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859-2023 洪桉樟扦插育苗和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洪桉樟这一树种的扦插育苗与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苗圃地的选择,标准要求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的pH值应在6.0至7.5之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洪桉樟幼苗的生长发育。此外,苗圃地需要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确保在干旱季节能够及时供水。
其次,在扦插材料的选择上,标准规定应当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通常为15至20厘米,切口要平滑,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感染风险。插穗的基部最好带有芽眼,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
再者,关于扦插后的管理措施,标准强调了遮阴和保湿的重要性。扦插后初期,需搭建遮阳网,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并且定期喷雾保持湿度,但要注意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最后,在栽培过程中,标准还提出了合理的施肥原则。幼林期主要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进入速生期后,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增强树木抗性和促进木质化过程。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作业,保持林地清洁,有利于树木健康成长。
这些条款构成了洪桉樟从育苗到栽培全过程的技术指导框架,对于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保障洪桉樟林分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