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辐射通风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领域中用于放射性物质操作的通风柜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Radiation-Protective Fume H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的实验室安全标准体系中,TACEF 187-2025《防辐射通风柜》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对防辐射通风柜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相比旧版标准,新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细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于“气流速度稳定性”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对通风柜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通风柜的平均面风速设定为0.4~0.6 m/s,并未对风速的波动范围作出具体规定。而TACEF 187-2025则明确指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风柜的面风速应保持在0.45~0.55 m/s之间,且在任意连续10秒内,风速波动不得超过±0.05 m/s。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通风柜运行稳定性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对实验环境控制精度的提升需求。
为何要强调风速稳定性?这是因为防辐射通风柜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均匀稳定的气流将有害气体或放射性物质有效排出,防止其扩散到实验室内。如果风速不稳定,可能导致局部气流紊乱,造成污染物逃逸或沉积,进而威胁操作人员健康。特别是在处理高放射性物质时,任何微小的气流异常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风险。
此外,新版标准还对通风柜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要求通风柜必须配备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变频系统,以确保在不同负载条件下仍能维持稳定的面风速。同时,增加了对传感器精度和响应时间的要求,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管理者和设备供应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校准通风柜的风速检测装置,确保其测量数据准确;二是加强对通风柜运行状态的监控,尤其是在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应增加巡检频率;三是合理配置通风系统,避免因外部气流干扰导致通风柜性能下降。
总之,TACEF 187-2025对防辐射通风柜风速稳定性的强化要求,不仅是标准层面的技术升级,更是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的深化。只有充分理解并落实这些新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通风柜在防辐射场景中的高效、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