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瓜夏秋育苗的环境条件、播种准备、播种管理、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丝瓜夏秋季节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and Autumn Loofah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814-2023 丝瓜夏秋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湖南地区丝瓜夏秋季节育苗的技术规范,其内容涵盖了从种子处理到幼苗移栽的全过程。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处理
规程指出,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具体要求包括:种子需在晴天晾晒1至2天,这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并增强酶活性;随后使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10分钟,期间要不断搅拌确保均匀受热,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同时促进种皮软化,为后续萌发创造条件。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播种。
二、育苗基质配制
根据规程规定,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推荐配方为:腐殖土4份、园土4份、河沙2份混合而成,并且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过磷酸钙2公斤、硫酸钾1公斤以及尿素1公斤作为基肥。此外还建议添加适量的多菌灵等杀菌剂来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这样的基质能够满足丝瓜幼苗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减少病虫害风险。
三、播种与管理
规程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每个育苗盘可容纳约50粒种子,行距保持在3厘米左右即可。播种深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覆土后轻轻压实并浇透水。在出苗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一旦发现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种。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留下健壮苗继续培养。
四、炼苗措施
为了使移栽后的幼苗更快适应大田环境,在定植前7-10天需要采取适当的炼苗措施。首先适当减少浇水次数,让土壤略显干燥;其次逐渐降低棚内温度,早晚各通风一次,逐步接近外界自然条件。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使幼苗更加耐寒、耐旱,提高成活率。
五、病虫害防治
规程还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对于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疾病,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外,还可以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加以预防;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则可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生育期内都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避免滥用化学药品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就是对《DB43/T 2814-2023 丝瓜夏秋育苗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保证丝瓜优质高产,还能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