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的场地选择、亲鳖选择与培育、人工孵化、稚鳖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洞庭湖地区中华鳖良种的培育及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Breeding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s in Dongting Lake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洞庭湖地区中华鳖的良种培育过程,提高养殖质量和经济效益。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质资源的选择
标准指出,种质资源的选择应基于遗传多样性、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具体要求包括:亲本来源需为洞庭湖自然水域或经过长期人工选育的群体;个体健康无病害,体表光滑无损伤;年龄在3至5龄之间,体重应在500克以上。这些条件确保了种群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和适应性。
2. 繁殖环境的要求
繁殖池塘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水深保持在1.2至1.5米之间,pH值控制在7.0至8.5范围内,溶解氧不得低于5毫克/升。此外,池塘底部需铺设适宜厚度的淤泥,并定期清理杂物以保证水质清洁。通过这样的环境设置,可以有效促进中华鳖的正常繁殖活动。
3. 饲料投喂管理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华鳖的成长速度与健康状况。标准强调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同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投喂频率一般为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且每次投喂量应占鳖体重的5%-7%左右。这种科学合理的投喂方式有助于维持中华鳖的良好营养状态。
4. 疾病防控措施
对于疾病的预防,标准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免疫接种制度以及日常消毒程序。例如,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别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此外还提倡采用生态调控方法来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频率,比如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
5. 苗种质量评估
最后,在苗种投放前需要对其质量和活力进行全面检测。主要包括检查出壳时间是否一致、卵黄囊吸收程度如何、游泳能力和觅食能力强弱等方面内容。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苗种才能被用于后续生产环节当中,从而保障整个养殖过程的成功率。
以上是对DB43/T 2790-2023《洞庭湖中华鳖良种培育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阐述,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