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与服务管理。
Title:Service Guidelines for Township (Street) Social Work Stations - DB43T 278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783-2023《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指南》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乡镇及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概念,即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通过专业方法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服务活动。这一定义强调了服务的核心在于促进受助者自我发展,同时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服务内容
根据标准要求,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服务内容应涵盖生活照料、心理支持、资源链接等多个方面。例如,在生活照料方面,社工需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心理支持上,则要提供情绪疏导、压力管理等服务。这表明社工站不仅需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还需兼顾精神健康,确保服务的全面性。
服务流程
标准规定了从需求评估到服务实施再到效果评价的一整套规范化流程。首先,社工站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信息,形成个性化的需求档案;接着按照计划开展具体服务,并定期跟踪反馈;最后由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团队对整个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符合预期目标。这种闭环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质量控制
为保证服务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标准,该标准特别强调了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两个维度的质量控制措施。内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而外部监督则可以通过设立投诉热线、公开服务信息等形式接受公众监督。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质量保障体系。
培训与发展
针对社工人员的专业成长,标准提出了持续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一方面鼓励从业者参加各类专业课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倡导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样既能增强团队整体素质,又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社会工作事业当中。
综上所述,《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指南》通过对服务内容、流程、质量控制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细致规定,为推动我国基层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支持。